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广告、营销话术,令人眼花缭乱,这其中的真真假假,你要是没点专业知识真的很难辨别!
咱们老百姓,纵使掌握十八般武艺,一不小心也会被举着镰刀的销售人员收割了,特别是个别卖保险的,营销话术一套一套的,万一真的听信了那些话术,那你买到的不是保险,是后半辈子的累赘!
提到买保险,老百姓最担心的是什么?当然是被忽悠。大家买保险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风险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买的保险,不光弥补不了损失,甚至可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损失!
近日,靖江一老年人被保险公司忽悠的不轻,多次被销售人员洗脑,在子女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多份保险,就连自己的老本都投进去了,因无力支付一年十几万的保费,这两天被子女发现并爆料。
该网友表示,2020年至今三年多时间里,我妈多次被保险公司推销员以公司有礼品赠送为由,忽悠到保险公司参加她们的会议,其实就是洗脑,她们不停的向我妈推销保险。为达到目的,她们还经常请我妈到扬子江,金钻等饭店吃饭。我妈被她们的这种关怀所迷惑,不知不觉就被忽悠买了她们十多份保险。刚开始推销的保险都是一些重疾险,费用都不算高,还能理解,毕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份保障,后来就变成推销一些所谓的高回报的理财险,理财险就让我妈买了四五份,费用从1万到3万不等,这么多保险都是在我们子女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最终母亲因无力支付一年十几万的保费,在最近被我们发现:
该网友也找过保险公司,对方一直强调是投保人自愿购买的。销售人员在推销的时候却全然没有考虑老年人有没有能力缴纳这么高的保费,现在想要退保,但保险公司说只能按公司流程来退,投进去接近20万的保费,如果按正常流程只能退回一半都不到,网友的母亲连自己的老本都投进去了,现在只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网友称,自己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每个月还有两千多的房贷需要还,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这一年十几万的保险费,在此向大家揭示保险公司这种忽悠老年人的恶劣行径,并向社会各界发出求助:
小微联系到此网友,并向他了解具体情况,网友向小微提供了相关的保险合同,每一份保险都好像都没什么大问题,老人家估计也是一时疏忽,不过这大大小小的金额加起来多到吓人:
         
从网友提供的图片不难看出,这位老人投保的险种基本没什么大问题。这位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给家人和自己买份保障,只能说是因为老人的一时疏忽,买多了,现已无法承担如此高额的保费了。
这位网友告诉小微,自己的母亲买这么多保险都没有和家里人提过,可能也怪自己平时对老年人的关心太少:
不得不说,保险的确是保障我们生活的一道“安全锁”,是我们在无法预知意外的情况下,留给自己的坚实后盾。不过,因为保险的种类、条条框框复杂繁多,这就导致以下这些买保险的错误姿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比如,大人没有任何保单,但“斥巨资”给娃买保险;基础的保障还没配齐,被销售人员洗脑买了理财保险;预算根本不允许买返还险,还各种纠结对比哪个更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买保险的水太深,大家稍有不慎就会被坑!
总有人说:“保险就是忽悠的代名词”。绝大部人的眼里,很多保险是难以信任的。年轻人对这些比较警觉,所以他们只要听到保险电话就赶紧挂断,朋友圈看到卖保险的就直接屏蔽。
但老年人对这些方面意识不强,容易卖保险的销售人员各种“洗脑,再加上年纪大了,很容易产生孤独感,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多来陪伴自己,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现在子女大多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老人又辨识度比较低,就会很容易相信关心她、照顾她的人。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老人的身心健康,都是需要子女去多去关注和保护的,一旦老人被进行诱导消费,加之子女劝阻不及时,等到再发现的时候,恐怕都为时已晚,所以老人也要和子女要经常的沟通交流,有事情也要多商量,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投保人缴纳了首期保险费以后,除非合同有另外的约定,不然投保人如果在保险公司催告之日的30日以后没有支付当期保险费,或是超过约定60日期限没有支付当期保险费的,保险公司有权中止合同效力,或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条件减少保险金额。
《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自保险合同中止效力之日起超过两年没有缴纳保费,也没有和保险公司达成新的协议,保险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要把保险的现金价值退还给投保人。
“吃一堑,长一智”,大家千万不能在保险业务员的诱导下“冲动消费”,购买保险一定要看清保险合同条例以及了解一些相关的保险知识,最重要的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保险,避免因保费问题而造成经济损失。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老龄群体的保障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保险消费大军中,但由于老年人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其合法权益容易遭到侵害。那么老年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保险消费权益呢?
首先,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并谨慎选择险种不同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老年人应详细了解所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范围、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切勿盲目听从销售人员介绍,应以合同文本记载内容为准。
其次,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谨慎进行投保,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公司,要在正规营业场所接受金融保险服务,同时了解销售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警惕销售人员销售误导。
再次,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防范信息泄露,老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
最后,选择正规途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老年人在遇到保险消费纠纷时,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有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的官方维权热线进行详细咨询。
现在许多的老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安全感少了,所以他们想购买保险图一份安心,获得保障,不至于老无所依,而且生病也能报销,不给子女造成负担,虽说买保险越全面保障越多,但是也要合理的配置。
老年人的保险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种类、保障范围,都比年轻人要少,而且保费还高,只能在有限的产品中去选择。在购买保险时,无论是老年人自己购买,还是儿女给家长买,一定要仔细看保险条款,不要完全听从代理人所说的。他可能没有骗你,说的可能是真的,不过有时可能没有说全部,这就可能导致现实与预期的差距很大。
对此,小微强烈建议老年人在办理大额钱财支出时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切勿因他人“打感情牌”而放松警惕,也勿轻信所谓的“快速通道”。同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也要提高自身的防骗识骗能力,主动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提醒,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共同守护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保险话术千千万,总有一款等着你,但这些话术再怎么精妙花里胡哨,我们只需认准一点就可以刀枪不入,那就是保险条款。不要听卖保险的人怎么讲,老老实实回去看条款,就没人能骗得了你,让保险回到保障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