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博上的一则热搜,将大家所熟知的水滴筹推向了风口浪尖,并且全面暂停其线下服务团队! 那么,水滴筹的线下服务团队都是干什么的呢?很简单——“地毯式”扫楼寻找病患、模式化撰写求助者故事、 半小时便可发起水滴筹筹款、真实状况或未查清即可上报...你我朋友圈常看到的“水滴筹”,也许就是视频提及的水滴筹顾问所帮忙发起的申请,视频一经发出后,大部分评论都是骂声一片,许多网友直言自己就见过很多有钱的家庭也在上面发布,骗取他人爱心:
微博截图
也有网友赞成这种上门式提供帮助的水滴筹筹款顾问,毕竟他能帮助一些不会上网的老人在网上寻求帮助:
“爱心接力!恳求好心人帮助...”
“传递爱心!病魔无情,救救我的...”
“挽救这个家,我的...” 11月30日13时31分,水滴筹也通过微博回应“线下筹款顾问乱象”:全面暂停线下服务,调查清楚后将严惩。
(微博截图)
水滴筹关于“线下筹款顾问”相关报道的说明
针对日前媒报道线下筹款顾问引发的公众讨论,水滴筹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由水滴筹总经理牵头,线下各区域筹款顾问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宁波、郑州、成都等地,开展相关情况排查。
视频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严重违反了水滴公司价值观、准则及相关规定,调查清楚后我们将给以严惩。同时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组织重新回炉学习,再次加强平台纪律培训和提升服务规范,培训通过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务。
对于报道中部分片面现象可能引发的误解,特说明如下:
1、 水滴筹组建线下服务团队的起因,是发现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在陷入没钱治病的困境时,还不知道可以通过水滴筹自救。水滴筹不希望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大病患者错失自救机会,因此组建了线下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筹款支持服务,比如患者关怀、平台协议讲解、医疗服务支持、与医护核实等。同时,对那些协助发起了不符合筹款条件的项目的线下服务人员,平台有严格的惩戒措施。
2、线下服务团队在申请发起前的服务仅仅是层层审核机制中的一环。限于目前个人家庭资产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权威核实途径,平台采取覆盖筹款发起、传播、提现等环节的全流程动态审核,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舆情监控等技术和手段对筹款项目进行层层验证。
3、 关于报道中提到的财产信息审核、目标金额设置、款项使用监督等问题,水滴筹皆建立了相应的审核机制,确保财产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联合第三方机构验证,同时持续跟进款项的使用情况。
求助者财产等信息审核方面,发起人会对包括求助者财产状况在内的所有求助信息全面公示,患者社交网络中的熟人会参与证实、举报、评论,而平台会针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比如由患者所在地的村(居)委会、车管所、房管局等机构提供相关证明, 与患者的就诊医院进行电话或实地核实等。
目标金额及款项用途方面,对于目标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筹款,平台会强制要求发起人提交预期医疗花费的权威证明,对于无法提供的,限制其发起目标金额过高的筹款。重大疾病的医疗花费常常会由于病情改变、治疗方式调整等原因动态变化,平台会持续监控筹款进展,并正在积极尝试打款到医院或分批打款等方式,确保款项用途。同时,平台在打款后也会持续要求发起人更新患者治疗进展和钱款用途,面向赠与人的举报通道仍保持开通。近期,某失信筹款人挪用款项,被水滴筹起诉退还了全部筹款,便是通过平台的持续跟进机制发现并处理的。
再次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指正!水滴筹希望和全社会一起努力,尽快建立起互信互助的个人大病求助环境,帮助更多困境中的大病家庭走出困境、看到希望。 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
相信几乎所有的靖江人,都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里曾看到别人转发的水滴筹链接,很多富满爱心的朋友都会点进去查看一番,有时也会伸出自己的一份援助之手。水滴筹,也确实帮助了许多靖江人渡过了难关!传递爱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怀疑了,水滴筹里描述的事件,都是真的吗?
其实早在今年七月份,小微也收到过一份求助信息:
由于时间过分久远,具体的语音记录已经转化不出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该求助人的求助捐款项目也是由一位水滴筹平台的人帮他发起申请的。可见,水滴筹确实是有筹款顾问帮助发布募集资金信息的。那么这些顾问,帮助患者家庭发布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吗?
小微在自己的微信里搜索了“水滴筹”三个字,便跳出来了好几个寻求帮助的链接,随便点开一看,里面的信息让人都觉着半信半疑:
第一条求助信息:
除了介绍了患者的所患疾病,有医保和无重疾保险后,就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上传的照片也只有病历单和病床照。是否有房、车,家庭年收入也同样没有公布,单单凭借这些信息就通过了审核,确实让人深疑其真实性问题...
第二条求助信息:
年收入只有7000元的家庭,相当于一个月患者家庭所有成员只有600元不到的收入,而求助人的故事中却可以看出患者的儿子还是健康青壮年。筹善款是应该要寻求他人同情,但是家庭月入600,自己体会吧...
上传的证明材料里也只有两张照片,这份筹款的背后,又有几分可信度?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水滴筹办理流程,小微特意咨询了一下水滴筹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申请水滴筹需要提供个人家庭条件资料,如有无车房、收入状况等,并且会有专门人员来审核,部分资料会选择公示在上面。 但是就目前看到的绝大多数募捐链接里,都只有病例照和病床照,家庭财产信息收入状况等都是只有文字描述,许多人不知真假的也就是文字这块。工作人员还称,不是所有的病都能发起水滴筹,也都是要经过审核的。 何为增信补充?就是增加信息真实性补充的资料。而这些信息都很片面,或多或少隐藏、遗漏了许多真实状况!导致很多人都极其反感水滴筹,不是不捐,而是不敢捐,怕被骗!甚至于很多家庭不管自身条件好坏,患了重病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申报水滴筹,转发朋友圈、各个群寻求帮助。
水滴筹的本意是好的,却也成了许多人利用他人同情心,满足自身私欲的一个途径,乘着患病敛一笔爱心捐款,或许还能余上不少...
又或者不少家庭本身条件不需要帮助,只因审核简单,发布了一下就能收到不少筹款,于是也跟着一起搏求爱心善款。 话说这已经不是水滴筹第一次出事。前一阵子,某艺人突发脑溢血,其妻子在水滴筹众筹百万,事后网友发现其名下有房有车,家里养猫养狗,其妻子在丈夫住院期间将苹果手机换成了华为P30pro。 2018年7月,南宁武鸣区的邓女士在水滴筹发起筹款,称自己大二的女儿被查出病毒感染,在重症监护室每天要花两万元,初期治疗需要花至少三十万来治疗,等到款筹齐女儿出院后网友发现邓女士一家家境殷实,有房有车有商铺。事件曝光后,在舆论的压力下,才以发道歉申明结尾。 今年11月,也判罚了这样一起案例: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水滴筹存在审核不严等管理问题,导致利用公众爱心牟利的嫌疑始终无法被彻底消除。而雇佣大批地推人员冒充“志愿者”,在医院以不实身份博取患者同理心筹款的行为,更涉嫌违法违规。
大众爱心是利他的,对于弱势群体的怜悯、在他人陷入困境时伸手相助的本能,让大家愿意为此付出。但大众爱心也是脆弱的,禁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欺瞒。当人们从有限的收入中挤出一笔捐款给水滴筹上的求助者,结果却发现对方经济条件竟然比自己好得多,如此鲜明对比只会让一颗颗原本滚烫的心瞬间冰凉。这不仅是对捐助者的情感伤害,更让维系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信任纽带出现裂痕。
目前大多数水滴筹上的众筹项目,都是真假难辨、众说纷纭,仅仅依靠文字模板的众筹框架模式,很难鉴定和评估事情的真实情况,建议大家谨慎对待,参与还须谨慎啊!我们欢迎公益,但不欢迎伪装成公益的生意。 靖江的小伙伴们,对于朋友圈常见的水滴筹,一般你是捐还是不捐呢?
编辑:小宇 素材来源:新浪微博、现代快报
|